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
全力以赴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
抓实抓好“外防输入、内防反弹”各项工作
2021年以来,市卫生健康委认真落实行业主管责任,强化疫情防控组和医疗救治“两大重点”,持续用力统筹抓好重点领域、重点部位、重点区域、重点人员疫情防控,加快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,逐步构筑人群免疫屏障,坚决守住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。
强化重点人群排查
紧盯境外及国内中高风险地区人员排查管控不放松,今年以来,累计排查境外入(返)广人员2219人、国内中高风险地区16749人。严格落实八类重点人群“应检尽检”,以及民政机构、农贸市场、冷链、邮政快递等高风险行业从业人员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,重要时间节点加大检测频次,累积核酸检测56.3万余人次。
强化重点场所防控
加强院感防控,落实院感督查员和三级院感巡查制度,落实发热门诊、发热诊室、发热哨点和隔离救治、病房管理、实验室安全、医疗废弃物处置等重点环节的院感防控措施。加强农村地区疫情防控,制发村卫生室(诊所)接诊流程图,建立村卫生室(诊所)一对一转诊发热门诊(诊室、哨点)、发热诊室(哨点)一对一转诊发热门诊的转诊机制,确保发热、咳嗽等症状患者无论到村卫生室(诊所)还是乡镇卫生院(社区卫生服务中心)都能得到规范处置。积极配合市场监管、教育体育、文化旅游、交通运输等部门,加强对各大冷链物流企业、大型商超、旅游景点等重点区域、重点部位开展明察暗访。加强环境消杀以及核酸采样检测,累计检测环境样本64124份次,坚决堵住输入防线。
强化医疗救治准备
强化发热门诊和发热哨点诊室管理,规范化设置发热门诊12个,发热诊室84个,发热哨点168个。强化核酸检测实验室建设,30个医疗机构实现核酸检测能力,单次日检测能力达到4.8万份,通过10:1混检可达到近48万份。培训核酸采样人员7165人、检验人员277人,设置集中医学观察场所88个、房间6272间。严阵以待,确保能够应对较大疫情。
强化新冠病毒疫苗接种
制定疫苗接种实施方案,做到“一县一乡一方案”。召开动员会,全面启动大规模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。加强接种人员培训,按照接种任务配备足够的接种人员,根据每日接种任务量、接种范围精准合理设置固定、临时接种单位和流动接种点,在定点接种的基础上,组建巡回接种队伍进工厂、社区进行接种,提高辖区预防接种服务能力。制定完善异常反应医疗救治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,组织开展医务人员培训和应急演练。坚守安全底线,强化疫苗接种安全保障措施,严格按照规范开展接种,加强接种异常反应监测,每月分析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情况。目前,全市新冠病毒疫苗接种154336剂次。
强化疫情防控科普宣传
及时准确发布全市疫情防控工作动态,让公众及时了解全市最新疫情工作情况。大力推广使用天府健康通,重点场所坚持扫码进场。组织疾病预防控制、传染病防治等相关专家建立专家组,协调市级各媒体单位及时发布疫情防控、疫苗接种等科普知识,倡导戴口罩、一米线、用公筷等文明新风尚,时刻提醒广大群众做好自我防控。